【天眼专访】探索月球背后的秘密
admin
阅读:113
2024-10-18 18:35:36
评论:0
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登月服主体散发出科技感十足的金属光泽。上下肢红色装饰带增强了视觉上的力量感和修身效果。上肢装饰带设计成优雅飘逸的“飞天”飘带造型,下肢装饰带设计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上下呼应,形成一飞冲天的势态。服装总体借鉴了传统铠甲的形态,硬朗刚毅,彰显出征的庄严气魄和非凡勇气,传递中华民族开拓进取、勇毅前行的意志精神。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展示了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我国航天服技术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探月工程(又叫嫦娥工程)不仅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飞跃,更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一次壮丽征程。从2004年嫦娥工程立项,到嫦娥一号、二号先后成功绕月,嫦娥三号、四号分别在月球正面、背面(世界首次)着陆,再到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每一步都凝聚了无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智慧与汗水,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每一步都是对人类认知边界的一次拓展。 月升月落、潮来潮往。月球,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月球上到底有什么?探月的意义有哪些?为何要到月球背面取月壤?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月壤有什么区别?人类能否在月球上开辟一个新的家园?怀揣着对月球的探索欲望,天眼新闻记者近日专访了中科院地化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于雯,针对月球的猜测与好奇进行了深入探讨。 记者:月亮为什么只有一个面会始终朝向地球?于雯: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一个相互的引力,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演化而造成如今月球公转和自转的速度一致,月球自身转一圈正好与围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相同,大概是27.9天,所以才使得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目前眼睛所见这一面。 记者:嫦娥六号去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有什么特殊之处?于雯: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小天体撞击月球形成的,是太阳系最大最深的撞击盆地直径约2600公里,深度约15公里。这次大的撞击事件影响了月球早期的地质演化过程,此次嫦娥六号着陆南极艾特肯盆地,可能会采集到这次撞击形成的溅射物,对认识这次撞击事件的时间、撞击过程等提供重要线索。另外,艾肯盆地形成时可能会挖掘出月球深部的物质,嫦娥六号也可能会采集到此类样品,为深入认识月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岩浆活动等提供关键数据。目前嫦娥六号样品还在分析中,暂未有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记者:月球上有水吗?土壤适合开垦种菜吗?于雯:根据嫦娥五号样品、阿波罗样品及遥感数据研究表明,月球上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液态水,但有分子水和结构水。月球土壤不适合种菜,主要是缺乏液态水、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 记者:鹊桥二号中继星起到了哪些作用?于雯:鹊桥二号中继星起到通讯的作用,与鹊桥一号作用是相同的,就如名字“鹊桥”一样。主要是通过中继星将月背的信息数据传递到地球上,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便于增加后续发射探测器的成功率。 记者:对月壤的研究有哪些方面呢?于雯:针对月壤的研究是比较多样的,主要包括月球形成与起源、岩浆活动、月球的太空风化、月球资源、撞击过程与效应、月壤的性质等方面。为我们认识月球、开发月球、利用月球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中的月球背面土壤记者:月壤与地球上的土壤具体有哪些区别?于雯:首先最大的区别就是月壤内没有液态水、有机物、微生物等,地球上的土壤之所以比较肥沃,是受到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整个生态环境影响的,而月球并没有。月壤主要是由硅酸盐、铁氧化物、玻璃等物质组成,特别干燥、松散。 显微镜下的月球背面土壤记者:月球上有没有类似地球上的尘埃运动,会不会形成沙尘暴等活动?于雯:月球没有大气层,不会形成像地球上的沙尘暴活动,但是由于月球表面空间环境的影响、纳米级的月尘颗粒会产生静电、悬浮甚至是迁移等运动。另外,陨石撞击也会引起比一定程度的扬尘环境。月表的尘埃运动及扬尘环境能对宇航员及探测设备产生危害,是未来载人登月活动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哲铭 瞿浩然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庞博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dgghz.com.cn/baike/1866.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